M17星雲,又稱為Omega星雲
歐洲天文學家Rolf Chini等人利用歐南天文台(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,ESO)等不同的儀器,發現M17星雲中有大質量恆星正從一個正在旋轉的拱星盤中誕生,與低質量恆星的誕生途徑竟與相同,讓這些天文學家相當訝異。相關研究報告將發表在自然(Nature)期刊中 ("The Formation of a Massive Protostar through Disk Accretion of Gas" by Rolf Chini, Vera Hoffmeister, Stefan Kimeswenger, Markus Nielbock, Dieter Nürnberger, Linda Schmidtobreick & Michael Sterzik)。

M17,又稱為Omega星雲(Omega nebula),離地球約7000光年,是銀河系中非常著名的恆星誕生區。M17濃厚的塵埃中夾雜著一群熾熱的大質量年輕恆星,全部恆星所發出的光的光度是我們太陽的數千萬倍。M17星雲受這些大質量恆星激發而發光,是謂氫離子區(H II region);部分恆星被塵埃遮擋,用一般可見光波段看不見,不過這些天文學家改用紅外波段觀測星雲,可穿透厚厚的塵埃,直接目睹塵埃後方正在發生的事件。他們發現星雲中有大質量恆星從中誕生的拱星盤,以及很強的雙極噴流。

Chini等人發現,在明亮的背景星雲襯托下,氫離子區附近有片不透明的巨大暗黑剪影,剪影外形呈沙漏形,與常見的沙漏型反射星雲很類似,應是大質量恆星誕生過程中產生的噴流。沙漏的中間是個與沙漏互相垂直的巨大吸積盤,直徑高達20000AU(太陽系中太陽至冥王星距離的500倍),天文學家粗估整個拱星盤的質量至少為110倍太陽質量左右,為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觀測的拱星盤中最大、最重的,而中心的恆星質量約為20倍太陽質量,所以應該只能容許單一大質量恆星,而非一群,若果如此,則這是類似系統中,唯一一個只有單一大質量恆星正在誕生的情況。之前的紀錄是獵戶座的114-426,其拱星盤直徑約為1000AU,不過它中心的原恆星屬於低質量恆星;而天文學家目前很重視的年輕大質量恆星(massive young stellar objects,YSOs)中,拱星盤最大的也只有130AU左右。

關於大質量恆星的形成過程,目前較受矚目的理論有兩種:第一個理論,是近年模擬結果,認為質量約在太陽質量40倍以下的恆星,其形成過程應與中低質量恆星的形成過程相同,也就是說:恆星周圍拱星盤中塵埃與氣體,會一邊隨拱星盤旋轉,一邊逐漸向內堆積,最後恆星核心的密度、壓力與溫度都足以點燃核融合反應時,便成為正式恆星。第二個理論則認為是經由中低質量的原恆星碰撞合併形成。上述觀測結果,不僅證明了大質量恆星的確可以藉由第一種理論的方式誕生,而且也證明了最後誕生出來的恆星的質量,約佔了拱星盤原本質量的30~50%,其餘剩下的質量終將回歸太空。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其他選項

相片資訊

本日人氣:
0
累積人氣:
0